智能化助鋼鐵制造“更聰明”

  近期發布的《2016-2020年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》,將“智能制造”列為行業重點任務,這為鋼鐵行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。11月23日,由工信部主辦的2016鋼鐵行業智能制造交流會在上海寶鋼舉行。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駱鐵軍表示,“鋼鐵工業發展智能制造是行業革命性提質增效、提高有效供給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,要積極開展智能制造,促進行業升級發展”。

  數據顯示,今年1至10月份我國粗鋼產量6.7億噸,同比增長0.7%,出口9274萬噸,同比增長0.7%。鋼材價格有所回升,截至11月18日,鋼材價格指數89.43,較年初上升33.06,同比增長55.9%,出現了量價齊升的局面。企業效益有所好轉,前9個月重點大中型企業盈利252億元,同比扭虧為盈。

  駱鐵軍表示,鋼鐵行業總體運行形勢好轉,但也要看到,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,鋼材價格上漲,企業效益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,不應對鋼鐵行業形勢發生根本性扭轉抱有幻想。

  “鋼鐵企業一定要看清形勢,保持轉型發展的定力,不要因為今年3月份以來鋼材市場形勢出現好轉而有所動搖。”全聯冶金商會會長、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提醒說。

  鋼鐵業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流程型行業之一,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好、空間大,是落實《中國制造2025》戰略的重點行業之一。目前,工信部分別選擇了寶鋼熱連軋、鞍鋼的礦山、唐鋼的棒材作為板材、礦山、棒線型材等方面的示范,力圖找出一條鋼鐵企業智能制造的新路。

  寶鋼股份1580熱軋智能車間為其中之一。寶鋼股份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,“熱軋1580車間”建設將在2017年全面完成,將顯著提升1580熱軋車間的質量、能效、勞動效率水平,預計經濟效益超過3200萬元/年。

  目前,我國主要鋼鐵企業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,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超過65%,企業資源計劃(ERP)裝備率超過70%,信息化程度得到了跨越式發展。

  “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鋼鐵行業還有一些主要差距。”駱鐵軍表示,這主要體現在發展不均衡,不同企業發展差異大,寶鋼等先進企業已達工業3.0階段,但還有大量鋼鐵企業仍然處于工業2.0階段。智能制造整體處于起步階段,智能制造的標準、軟件、信息安全基礎薄弱,缺少行業標準,共性關鍵技術亟待突破。智能化尚未成為主要生產模式,造成產品質量的均一性、穩定性、效率低。

  專家表示,推進智能制造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,需要不斷探索、試錯,難以一蹴而就,更不能急于求成,必須堅持不懈,系統推進。要做好頂層設計、統籌發展規劃,要加大政策扶持、引導企業創新,還要做好基礎建設、培育創新人才,以及鼓勵國際合作,實現優勢互補。

  業內人士建議,發展智能制造,一方面要加快推進鋼鐵制造信息化、數字化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,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。另一方面,在全行業推進智能制造新模式行動,總結可推廣、可復制經驗。重點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網絡協同制造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、遠程運維4種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試點示范,總結出鋼鐵工業智能制造的發展路徑,提升企業品種高效研發、穩定產品質量、柔性化生產組織、成本綜合控制等能力,來滿足客戶多品種、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。

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,鋼鐵行業要打造面向制造業的 “互聯網+”產業生產體系,推動產業融合,從而構建鋼鐵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統,力促鋼鐵轉型升級。個性化、定制化、多品種、小批量將成為鋼鐵企業生產組織的趨勢。智能制造將鋼鐵生產模式由大規模生產轉為定制生產,在加快推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、引領鋼鐵產品邁向中高端的同時,還能大幅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整體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