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市環保局局長胡偉介紹說,杭州市共有33家熱電廠、92臺套燃煤鍋爐和脫硫治理設施,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0%以上,屬于日常監管重點。杭州市污染源全過程智能監管系統能夠確保關鍵數據準確、設施狀態真實還原、智能預警實時監控、大數據助力監管調控等多處技術創新。二期建設完成后,全過程智能監管系統基本上覆蓋了全市主要的二氧化硫排放大戶。
環保公交車達3000余輛
根據杭州市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,機動車對市區環境空氣中PM2.5濃度的貢獻占28%。
因此,杭州市采取了實行機動車增量控制、加強車輛源頭管理、實施限行禁行措施,基本完成黃標車淘汰;督促市區儲油庫落實油氣回收、推進公交車清潔化等組合重拳,率先探索設立環西湖景區低排放區,強力推進車船尾氣治理。
杭州市的公交車正在逐漸轉型升級,打造一張綠色城市新名片。杭州公交集團機務部副經理傅天融介紹說,自2008年起,杭州公交集團就開始應用油電混合動力客車、液化天然氣(LNG)客車、純電動客車多元化并舉的車輛結構模式,提升公交綠色環保性能。
目前,杭州市主城區公交運營車輛中,各類節能與新能源車輛和清潔能源車輛已達3482輛,其中清潔能源LNG車輛達1604輛,純電動車輛達1878輛,油電混合動力車901輛。主要運行在主城區內84條公交線路上,并將力爭在兩年內完成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的全替代。
“不僅是對包括公交車輛在內的機動車實現綠色能源的更新換代,杭州還從去年10月起實施高污染車輛全市域24小時禁行管理,同時在今年上半年通過開展專項執法檢查,共回收汽油561.8噸,規范完成全市9座儲油庫、500余座加油站、200余輛運油車的綜合治理改造任務。”杭州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處科長陳昀說,自2009年至今,杭州市累計淘汰黃標車22.66萬輛,淘汰量居浙江省首位,市內已基本實現無黃標車。
今年4月1日起,杭州還實施機動車國五排放標準。
治理揚塵漸成企業自覺
位于杭州市江南大道9號的“智慧之門”建設工地,3年內,這里將有兩棟280米超高雙塔拔地而起,目前,雙塔的配建樓已初具雛形,工地里卻幾乎見不到揚塵。
杭州市濱江區住建局局長樓東文介紹,工地從原料開始控制揚塵,施工區域內不允許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,都是從工廠預拌后再裝車運進工地的。像這個工程一樣,如今的杭州,不論大小,工地皆采取了揚塵抑制措施。
在杭州近郊,揚塵來源之一的混凝土攪拌站也實現了綠色改造。截至目前,混凝土攪拌站已完成綠色改造并通過驗收95家,全年至少減少2250噸的粉料顆粒物排放。
“這些都是企業行為。”杭州市城鄉建委工程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,“如今企業認為將環保措施做好了,也是對自己企業形象的提升。文明施工會在招投標中加分。在市場中,也得到了認可。”
除了企業的自覺行為,機制保障也是杭州揚塵的“防火墻”。
據了解,目前,杭州通過物聯網在線監控系統,可以實時看到工地的情況并采取監督措施。截至6月16日,接入物聯網平臺的施工企業已有308個,工地項目已有1157個。
百姓頭頂的“灰色”正逐步散去,杭州正與往日道別。藍天白云、碧水青山,杭州未來的影像正逐漸清晰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