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鋼鐵大省產量不減反增 去產能陷入怪圈

  6月27日,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布的一組數(shù)據,使市場對于鋼鐵行業(yè)去產能難有了新的體會:包括鋼鐵在內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(yè),今年1-5月份利潤總額達到558.6億元,同比增長74.8%。

  這可以部分解答為何三個鋼鐵大省河北、江蘇、山東的鋼鐵去產能舉步維艱。

  21世紀經濟報道查詢國家統(tǒng)計局的數(shù)據發(fā)現(xiàn),1-5月全國鋼鐵產量前幾名,河北、江蘇、山東粗鋼產量分別為8352.27萬噸、4590.98萬噸、2919.63萬噸。這一數(shù)據顯示,河北、江蘇、山東的粗鋼產量比上一年同期分別增產了0.3%、2.19%、5.47%,高于去年同期的8327.8萬噸、4492.8萬噸、2768.3萬噸。

  這和全國去產能的要求不符。根據國家的要求,“十三五”粗鋼要減產1-1.5億噸的產能。

  緣何鋼鐵大省出現(xiàn)“越減越多”的局面?

  三鋼鐵大省增產

  國家發(fā)改委主任徐紹史近期在天津的達沃斯相關論壇上透露,“十三五”鋼鐵的產能要去掉1到1.5億噸,煤炭產能要去掉5億噸,還有5億噸是減量重組,減量重組5億噸里面大概一半以上也是要去掉的產能。

  今年要去掉煤炭的產能是2.8億噸,涉及到需要安置的員工是70萬人,今年要去掉的鋼鐵產能是4500萬噸,涉及到需要安置的職工是18萬人。現(xiàn)在,這項工作正在有序地推進。

  考慮到2015年原煤、粗鋼產量分別為36.8億噸、8.04億噸,實際2016年原煤、粗鋼產量需要比2015年下降7.6%、5.6%。

  然而,從1-5月全國和部分省的數(shù)字看,實際鋼鐵去產能效果未達到進度,原煤的去產能速度卻較快。

 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,今年1-5月全國粗鋼產量為3.299億噸,同比下降1.4%。同期原煤產量為13.44億噸,同比下降8.4%。

  為何鋼鐵去產能速度不快?從鋼鐵三省的情況就可以窺見一斑。

  除了粗鋼產量外,如果看鋼材產量,河北今年前五月鋼材產量高達10693.01萬噸,和2015年前五月的10291.80萬噸相比,增產約3.9%;江蘇前五月鋼材產量高達5656.45萬噸,和2015年前五月的5500.70萬噸相比,增產約2.8%;山東今年前五月的鋼鐵產量為3924.68萬噸,和2015年前五月的鋼鐵產量3635.30萬噸相比,增產約7.9%。

  從全國情況來看,今年前五月的鋼材產量是4.58億噸,同比增長1%。三個鋼鐵大省的產量增速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。

  按照計劃,河北今年計劃減少1726萬噸煉鐵、1422萬噸煉鋼產能。另外在 3-5年時間,全省退出煤礦123處、退出產能5103萬噸。

  江蘇則表示,到2020年,退出和壓減煤炭產能800萬噸,再壓減鋼鐵(粗鋼)產能1750萬噸。此外,“十三五”期間山東預計將減少煤炭產能6460萬噸、粗鋼1500萬噸。

  市場調控的困境

  為何鋼鐵出現(xiàn)去產能難?原因是目前鋼鐵盈利情況良好。

  今年3月下旬,鋼材的利潤一度達到每噸千元的水平,這刺激了大批去年停產的企業(yè)恢復生產。

  目前,瘋漲的勢頭雖然已經止住,但短期內不會下跌到全部虧損的水平。以河北唐山為例,6月27日鋼坯價格是每噸1940元,比上一日增加60元。上述價格確保一些企業(yè)每噸鋼坯有200元的利潤。換句話說,按這個價格,一個500萬噸年產量的鋼廠,一年利潤高達10億元,仍是“印鈔機”。

  據了解,6月29日唐山地區(qū)高爐開工率是88.4%。

  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指出,中央要求降產能,但是企業(yè)因為有利可圖,暫時還會快速生產。“實際現(xiàn)在的產量還是保持一個增加的態(tài)勢,降幅會比預期的要小。”他說。

  鋼鐵市場專家馬忠普指出,在實際淘汰落后產能的時候,有些企業(yè)把高爐拆了,然后再建,然后把拆了算做是去產能。“去年以來高爐恢復生產的年能力已經將近1億噸了,停產的企業(yè)大多恢復了生產。”

  他認為,核心還是要靠市場來調控,只有企業(yè)虧損且沒輸血,企業(yè)就會自動減產。“目前整體鋼鐵需求已經過了飽和點。在鋼材生產加快后,市場價格還會回落。屆時,很多虧損的企業(yè)需要關閉,特別是僵尸企業(yè)。”